當金錢失去意義 看巴菲特如何經營人生

作者:Joker

時間:2019-12-16 10:30:51

52193

【12月第3期】

大部分人做外匯交易,僅僅依賴外匯分析師的判斷分析,甚至於盲從某些“老師”喊單帶單。在這個人性瘋狂遠勝過技術畫線的當下,我們來看看一些和交易相關、或蘊含著交易理念的經典電影。

 1、激蕩·1978-2008 (2008) 

▲資料來源:上海文廣傳媒集團

《激盪•1978-2008》以編年體的形式,重述了中國改革開放1978年到2008年的重大經濟事件:1979年看袁庚如何種好蛇口這塊改革開放的實驗田;1984年看王石們如何踏准步點,跨入中國的公司元年;1990年看中國如何啟動證券交易,發展資本市場;1999年看中國如何融入世界,走向新千年;2003年看中國房地產也如何一飛沖天,面臨考驗;直至2008年看中國人民如何跨越重重障礙,以回溯與展望進入下一個激盪三十年。 

為了更好地體現口述歷史的節目價值觀,精準地還原中國經濟史的細節,《激盪•1978-2008》採訪了諸如參與中國經濟政策制定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1978年隨鄧小平訪日記錄開放進程的攝影記者錢嗣傑、質量萬里行的組織者、創辦者,原《經濟日報》總編艾丰、著名美籍華人攝影家劉香成、曾與老記者穆青共同採訪撰寫《風帆起珠江》的民間智庫王志綱、以連書4篇內參扳倒禹作敏的原《法制日報》天津站站長劉林山等見證者,他們口述親歷的經濟事件,以媒體人與學者特有的冷靜、客觀觀察歷史真相,並在採訪中首次披露大量細節始末,給予觀眾重現歷史的真實感,完成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史的宏偉拼圖。

 2、美國商業大亨傳奇 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 (2012) 

▲資料來源:歷史頻道

美利堅合眾國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建設的。洛克菲勒、范德比爾特、卡內基、阿斯特、福特和摩根,就是這些人建設了它,而且他們的名字與美國夢想同義。在工業時代的頂峰時期,這些人為一個現代國家創立了一個大膽的想象力,並改造了我們時代的最了不起的工業:石油、鐵軌、港鐵、船舶、汽車和金融。他們都是從貧困中掙扎起來的。當他們選舉總統、設定經濟政策並影響他們時代的每一重大事件的時候,他們的道路交叉反覆,從內戰到經濟大蕭條。這部系列片還勾勒出數百萬美國工人從賓夕凡尼亞州煉鋼廠到底特律的組裝線,是他們把這些夢想變成事實。

 3、成為沃倫·巴菲特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2017) 

▲資料來源:HBO

身價淨值超過600億美元,華倫•巴菲特是真正的獨一無二的億萬富翁。這位傳奇般的投資者仍舊住在他位於奧馬哈的小房子裡。今年86歲的他,每天都開車去到辦公室管理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但比起他低調的生活方式,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道德情操。他莊重和正直的人格魅力讓他累積了巨額財富,並在一次史上最大型的慈善活動中,捐出了所有財產。《成為華倫•巴菲特》這部影片敘述了一個來自內布拉斯加洲的小男孩成為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男人之一的成長史,以及引導他的幕後貴人。影片為獨家拍攝,包含華倫•巴菲特從未曝光過的家庭影像,華倫•巴菲特將帶領大家思考,當金錢不再有意義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4、國寶銀行:小到可以進監獄  Abacus: Small Enough to Jail (2016) 

▲資料來源:PBS Distribution

紐約唐人街一家社區銀行2015年被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唯一一家被起訴的銀行。這個故事拍成了一部紀錄片。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有個關鍵詞叫大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指的是因濫發房屋次級貸款導致危機的美國大金融機構太大而不能倒閉。實際上危機過後沒有一家大金融機構或個人對那次危機承擔法律責任。 

 5、興盛 Thrive (2011) 

▲資料來源:Steve Gagné

這是一部透過追蹤經濟發展而揭開世界運作方式,並涵蓋影響我們生命的各種力量面紗的,非常規型紀錄電影。把科學領域的突破與覺察、行動編織在一起,《興盛》提供給我們真正的解決方法,使我們能夠用史無前例地、無畏地戰略來改造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未來。


 相關閱讀:

慾望、金錢與人性交織一場黑色大夢

三大經濟學家的思想與哲學

一個人真正的財富──時間與自由


評論

    暫時還沒評論,來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評論

    • 請選擇綜合評分:

    (1000字内。圖片請上傳GIF,JPG,PNG,可上傳9張)

    發表評論

    熱點推薦

    評論發表成功